(( 價,什麼叫值? ))
一天我路過地產店,瞧了一眼那一列售房告示,嚇了一跳:1208萬,入門之選。儘管是九龍站上蓋的高價物業,也不至於一千多萬買實用面積不夠800平方呎的空間吧?一千多萬,還說是入門級的,怪不得香港人怨氣重。在吃一頓茶餐廳焗飯加凍飲都動耗八十大洋的年代,香港人只知道現在的錢,不是錢。那麼HK$100算是什麼?
我們城市人,去超市購物是再理所當然不過的事兒。我在肯尼亞首都內羅比Nairobi首月,在一所叫Nakumat的超市(地位等同香港City Super或者廣州Olé吧)每週平均消費一千多肯尼亞先令,折合HK$100上下。後來知道我在幫的貧民租200平方呎鐵皮屋的租金剛好就是HK$100,沒得付就一家七口露宿去。往後的日子,我在沒有再去超市消費,大概是突然發現了資本主義的可惡,要贖罪。
一位俄羅斯長大的朋友在紐約定居了,她說想在紐約要活得可以(定義是幾個人合租單位、吃得一般、不能打的士、偶爾跟朋友喝一杯social一下)月薪起碼需要8千美金,因為還得交重稅。8千美金折合6萬多港幣,稅後大概還有3萬多。掙3萬多元,才-活-得-可-以… 天啊,當我從美國經墨西哥去古巴,價格就一直持續下滑。
抵達古巴首都夏灣拿Havana,已經累得不行,就在旅館旁邊一家餐廳歇腳。不錯呀,兩個人吃晚餐看日落埋單才18美金。花了三個禮拜了解本地人生活,知道在古巴的共產世界裡,他們好好打一份餐廳樓面工每月才賺50美金,護士才賺80美金。天譴呀,我們一餐就花了雙重經濟體制讓旅客和古巴人活在兩個不同的價值世界:老外在餐廳裡吃的火腿芝士披薩,5CUC (約5美金);古巴人在便民小店買了站著吃的火腿芝士披薩,5CUP (1CUC兌換25CUP。5CUP約為0.18美金,HK$1.5)。古巴市場開放了,某一些國民也開放了 - 為了賺比自己的CUP高25倍的CUC,可以放棄很多東西... 人性、尊嚴也可以出售。從現在的古巴看到了二、三十年前的中國深圳,感覺奇幻,也充滿歎息。
多出去走走吧,簡單一個“錢”字都可以引發好多想法。
((moving)) 2013年7月日16日